BG大游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BG视讯复洁环保获12家机构调研:公司已从传统的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转型为节能低碳高端装备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向客户提供节能增效、绿色降碳综合性技术与相关服务(附调研问答)

更新时间:2025-08-17点击次数:

  复洁环保8月1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接受12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研发和战略布局,业务范围已不局限于提供单一的污泥等物料处理处置、废气净化技术,而是逐步扩展至节能降碳技术、双碳综合服务与清洁能源先进技术等多产品组合和多业务协同发展的模式,公司已从传统的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转型为节能低碳高端装备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向客户提供节能增效、绿色降碳综合性技术装备与相关服务。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快绿色科技创新,聚焦“污水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双碳综合服务+绿色清洁能源”三大产业主线,推动城镇污水厂、垃圾厂利用自身资源,高效制取各类绿色燃料,开拓氢能、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先进技术和节能低碳高端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公司向绿色能源化工领域的战略性转型与发展,做强绿色制造业。

  问:公司为何延伸布局绿色燃料领域,是否与公司传统业务的高端装备可以实现协同发展?

  答:绿色燃料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利用生物质制备绿色甲醇等绿色燃料,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实现上海本地绿色甲醇产能,是极具前景的技术路线。公司多年来持续扎根城镇水务与环境领域,将高端固液分离装备、废气净化成套技术装备、先进热泵技术装备、固态储氢技术装备及双碳综合服务深度耦合,依托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组建成立的“华理-复洁绿色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启动“沼气制绿色甲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合作研究开发,开展中试验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公司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变革性技术创新,推动城镇污水厂、垃圾厂利用污水、污泥、垃圾等资源,高效制取氢能、绿色甲醇、绿色航油等氢基绿色燃料,产业化场景仍属于城镇水务与环境领域,能够与公司传统业务实现协同发展。

  答:2025年1月,公司成功获得应用于绿色燃料领域的“Ni-Co-Cu-Fe-In-M高熵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发明专利,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甲醇选择性强、寿命长等特点,可为绿色甲醇的高效低碳制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3月,公司与上海临港600848)新片区管委会、华东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建立国际航运绿色新能源研发、生产、加注、应用全产业链协作体系,共同推动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建设,支持打造绿色船燃加注服务中心。

  答:绿色甲醇的认证通常基于国际或国内认可的标准,目前认证项目较多的主流标准,包括ISCC(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Carbon Certification)国际可持续性与碳认证及RSB(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Biomaterials)可持续生物材料认证等。目前,全球航运企业多数将这2项认证作为采购门槛,以确保绿色甲醇生产商提升技术合规性,加速行业标准化,促进新技术创新,为绿色甲醇规模化应用铺平道路。

  答:如ISCC认证,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确认认证范围,开展数据收集;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ISCC线上注册;提交申请并现场审核;通过认证并签发证书。从签署认证协议起,认证期通常在2-3个月,关键认证要求为全生命周期信息可溯及产品碳减排达标。通过审核后,获批认证证书(如ISCCEU/PLUS),有效期通常为1年,需定期复审。

  答:公司投资参股的上海铂陆洁安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核心技术产品为常温系储氢合金,具有高储氢容量、低吸氢膨胀率、高安全性能以及长寿命等特点,可在常温下实现氢气的安全存储与加注,工作环境更友好,适用于分布式用氢场景、能源存储领域、备用电源等。公司在上海白龙港污水厂与多方联合立项实施的《城镇污水厂“制氢-储氢-热电联供”全链条中试试验应用研究》项目中,利用污水厂再生水和污泥厌氧沼气作为原料分别制备得到绿氢,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后续衔接铂陆新能源公司的安全固态储氢技术装备、氢燃料电池及高效用氢场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污水厂“绿氢制备-固态储氢-高值利用”的全链条应用与循环经济示范。该项目运行一年多来,已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及上海市相关部门的积极认可。

  答:公司董事会基于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及对长期投资价值的充分认可,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审议通过《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作为公司首次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该方案获得全体员工的广泛认同与积极响应,于2025年7月经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后实施,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并已完成股份购买。本次持股计划的落地,有效强化了公司、股东、管理层及员工之间的长期利益绑定,为公司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