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新闻中心
News Center钱塘江畔,水清岸绿、白鹭蹁跹。行走在之江大地,公共机构内处处涌动着绿色风尚——智能空调精准调温、定时关停,光储直柔系统悄然给电车储能,智慧光伏座椅为手机无线充电……点滴细节,勾勒出浙江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亮丽画卷。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机关事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锚定“双碳”目标,创新公共机构节能模式,重塑节能降碳统筹节约机制,着力推动公共机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上走在前列,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面对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和节能减排的刚性要求,“十四五”伊始,浙江便高位布局,率先部署实施绿色低碳引领行动,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发展根基。
标准先行是关键。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精准聚焦绿色数据中心、绿色食堂、生活垃圾分类等关键领域,相继发布7项省级地方标准和2个团体标准,为全省公共机构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和统一的技术规范。
2024年1月,《浙江省机关运行保障工作条例》正式出台,更是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将“资源节约”的实践经验专章固化,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杭州市出台《深入开展公共机构“十四五”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双碳”十大工程为引擎,构建全方位行动矩阵;金华市则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开展整县(区)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工作,探索规模化节能新路径......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浙江创新性地将监督评估机制嵌入节能管理的全链条。例如,聚焦反食品浪费工作,专门制定《浙江省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方案》,搭建覆盖全省907家机关食堂的线上评估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成效量化评价、结果定期通报。
此外,还率先编发《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地方标准,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成为全国公共机构领域首个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零碳”创建与评价细则。
强有力的制度供给与执行,引领着公共机构加速向绿色低碳目标迈进。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创建节约型机关5901家,建成绿色食堂220家、“零碳”公共机构147家、绿色学校96家。其中,10家单位入选国家级2024-2026年度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名单,12家单位入选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名单。
在数字化进程发展迅猛的浙江,公共机构正基于能源大数据,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碳”索之路。
针对全省2.7万余家公共机构用能数据分散、标准不一的难题,2022年8月,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建成“浙江省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一件事”平台,打破了各地市系统、各供能企业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监测、分析评价、节能改进全流程线上实时管理。
走进绍兴市人社大楼,平台数据在屏幕上实时跃动,各类用能设备能耗状况一目了然。管理方依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精准实施中央空调集控和照明系统节能改造等行动,推动大楼在2024年成功减少用电67.5万度,减排二氧化碳354.38吨。
近年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持续深化数字化应用,相继开发上线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检查评价系统、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系统等,逐步构建起成效可衡量、过程可追溯、管理可闭环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舟山市开发的“双控双碳数字管家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通过对能耗数据的深度分析,实现异常智能预警、预算精准生成、优化方案自动推送。2024年,在平台助力下,市行政中心试点楼宇综合节能率超10%、年减碳量达500余吨。
衢州市创新实施公共机构碳账户管理,将108家单位纳入应用平台,动态追踪碳排放量,自动生成碳评价报告,精准绘制“碳画像”,实现对公共建筑的差异化动态管理。
丽水市关于公共机构用能预算管理数智协同监管研究成果,入选全国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十佳课题。
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驱动,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治理,数智赋能的深度应用,正深刻改变着浙江公共机构的能源管理模式,打造着节能降碳的数字金名片。
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绝非任何单一力量的“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多方联动、协同配合的“团体赛”。
在全省持续深化“反食品浪费”“绿色出行”“光瓶行动”的同时,省机关事务系统用好市场化“巧劲”,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通过创新机制引入专业活水,构建起“政府引导、机构履责、企业支撑、全员参与”的生动格局。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是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有效手段。该模式通过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节能改造,将项目费用与节能收益挂钩,避免了财政额外负担,实现多方共赢。
宁波市行政中心依托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能源托管项目促成蝶变,在达成行政中心能效提升18%、碳排放减少21%的同时,其专项打造的“绿色客厅”也成了展示“零碳”理念的鲜活窗口;温州市行政中心借此优化了计量系统,实现空调、照明、办公设备等关键用能单元的分项计量,能耗状态“一屏掌控”;嘉兴海盐县利用闲置滩涂建设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达3354.7万千万时。
放眼全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全面铺开。截至目前,浙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改造节能项目达184个,其中包括23个托管型项目,平均节能率高达8.5%。
当前,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实践成效与良好风尚,正通过示范引领、行为倡导等多元途径,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蔓延,带动绿色生活方式在之江大地上蔚然成风。
在湖州市行政中心内,印有“以竹代塑”标识的竹基全降解垃圾袋替换了旧款。“价格相当,环保更优!”这一改变深受干部职工欢迎,不少人在亲身体验后,主动将竹基袋推荐给家人,带动其走入日常生活,也让竹制笔筒、文件袋等更多环保产品通过口碑进入千家万户。
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全市公共机构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万人志愿者”活动,动员341支志愿者队伍、16541名志愿者深入社区楼道、学校课堂,将分类知识与环保理念播撒到每个角落。
从各个公共机构争先示范,到全社会共同行动;从制度政策有力推动,到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钱塘江畔,公共机构引领的绿色浪潮奔涌不息。站在新起点,浙江省机关事务系统将以“十五五”规划制定和执行为契机,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创新的举措,持续探索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新路径,力争为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