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BG视讯面向“十五五”钢铁行业如何节能降碳?

更新时间:2025-07-27点击次数:

  “当前钢铁行业处于减量发展与深度转型时期,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产品低端过剩、高端不足,行业节能降碳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二级巡视员金明红26日在2025(第十六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大会上表示,全行业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大力开展节能降碳减煤改造,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国15%左右,是占比最高的制造业,是实现工业节能降碳的重中之重。

  金明红说,“十四五”以来我国节能降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强化工作基础和能力建设。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节能降碳形势依然严峻。

  金明红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全流程管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化机制,强化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面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五五”新征程,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形成“协同”的理念,通过开放、创新、扩圈的方式,聚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之路的探索与建设。

  姜维提出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更高质量实现超低排放顺利收官;二是进一步推动极致能效工程,助力企业节能降碳、降本增效;三是全面深入推进低碳转型工作。

  目前,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已正式加入全国碳市场。姜维表示,要全面提升应对碳市场基础能力,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强化钢铁企业数字化碳管理能力。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切实稳步提升碳交易能力和水平,通过碳市场引导作用,激励加快推动低碳技术发展。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表示,碳市场是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的重要制度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钢铁行业扩围仍面临数据基础薄弱、碳排放管理能力不足、减排与增长平衡等难点,应从分阶段有序入市、合理控制配额缺口、优化完善统计核算制度三方面统筹推进。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市场机制研究部室主任刘海燕提到,钢铁行业已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允许重点排放单位每年使用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5%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配额清缴抵销,既畅通了履约渠道,也为企业提供了灵活减排路径。建议钢铁企业积极参与自愿减排市场,助力企业有效降低履约成本、科学配置碳资产、获取减排贡献收益,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97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或部分环节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全国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3.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重点工程改造,上述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0%以上。